中经视野首页研究报告中经榜

汽车芯片市场,正跨越寒冬

2024-12-07 05:18

文 / 全球半导体观察   编辑 / 庄梅

字号

  12月4日,世界先进与恩智浦在新加坡淡滨尼举行了12英寸(300mm)晶圆厂的动工仪式,标志着双方于2024年9月成立的VSMC合资公司的开工。仪式上,恩智浦的执行副总裁AndyMicallef表示,将为客户打造一条新的中国芯片供应链。

 Micallef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和电信市场,恩智浦正在努力寻找服务于需要中国产能的国际客户的方法。公开资料显示,恩智浦在天津设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封测工厂,但在中国尚未开展前端制造业务。Micallef表示:“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条中国供应链,拥有能力为需要中国供应链服务的客户提供支持。”

 从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瑞萨电子、安森美半导体、博世和ADI等模拟芯片制造商的最新业绩来看,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于预期的影响,相关企业的业绩仍然处于低谷,汽车芯片市场依旧疲软。然而,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些领先企业在最近两个季度的业绩有所回暖,汽车芯片的库存去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渡过这一低谷后,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5-1.jpg

 恩智浦

 恩智浦在第三季度的汽车芯片部门收入为18.29亿美元,同比下降3%,环比上升6%。NXP首席执行官KurtSievers指出,行业需求的疲软以及客户的谨慎态度可能会对西方汽车市场产生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制造商发出了利润预警,且一级供应商正在努力减少库存。不过,Sievers也强调,从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的表现来看,恩智浦已经成功度过了业务的周期性低谷,公司预计将实现持续增长。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恩智浦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RonMartino表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依然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恩智浦未来仍将致力于投资包括传统燃油车和各种类型电动汽车在内的创新技术。

 恩智浦对中国市场十分有信心。大中华区工业与物联网高级市场总监孙航提到,2024年将是恩智浦进军中国市场的第38个年头。近年来,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持续扩大在该地区的业务合作。2023年,恩智浦在天津投资设立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并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成立的恩智浦强芯(天津)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也顺利续签了为期十年的合同。

5-2.jpg

 英飞凌

 英飞凌在第三季度的整体营收有所下降,但其汽车业务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第三季度,英飞凌的营收为37.02亿欧元,较上季度增长2%,但同比下降9%,低于此前预期的38亿欧元;毛利率为40.2%,相比上季度的38.6%有所提升,调整后的毛利率增加至42.2%。根据英飞凌的财报电话会议,汽车部门在该季度实现了21.12亿欧元的收入,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增长;此外,公司的汽车碳化硅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该业务在2024财年的收入增长目标约为20%,预计将达到约6亿欧元(约46.8亿人民币)。

 根据英飞凌2024年的整体业绩,其财年的总营收为149.5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8%。这一降幅主要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及工业应用需求未达预期。唯一实现增长的部门是汽车电子事业部(ATV),特别是在电动汽车(xEV)和自动驾驶(ADAS)领域发展迅速。英飞凌的首席执行官JochenHanebeck表示,汽车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其在微控制器市场的份额提升,以及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在2024财年中,英飞凌在中国的营收再次显著增长,并获得了更多的订单。目前,中国市场在英飞凌总营收中的比例也从2023财年的25%上升至2024财年的27%。

 意法半导体(ST)

 意法半导体在第三季度的单季收入为32.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6.6%,毛利率为37.8%,同比减少9.8%。该公司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将达到33.2亿美元,环比增长2.2%,但同比减少22.4%。预计ST在2024年全年的收入将为132.7亿美元,同比下降23.2%,这一预期比之前有所下调。疲软的预测主要是由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收入预期下降,但个人电子产品的收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在库存方面,ST的库存为28.8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库存周转天数已增至130天,显示库存消化的速度减缓。

 汽车市场是ST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本季度该领域同比下降了18%。意法半导体的CEOChery在财报会议上提到,客户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削减了订单,汽车制造商因库存压力和需求不振而调整了生产计划。此外,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有所减弱,愈发倾向于选择混合动力车型,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尽管短期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和汽车数字化的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将逐步复苏。

 为应对汽车行业电气化的趋势,ST正在积极推动其第四代碳化硅(SiC)MOSFET技术,以提升电动车在能效、功率密度和耐用性方面的表现。目前,公司在牵引逆变器和车载充电器领域已经获得多项客户订单。

5-3.jpg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在第三季度的营收为415.1亿美元,同比下降8.4%,环比增长8.6%。净利润为136.2亿美元,同比下降20.3%,环比上升20.9%。公司的库存周转天数为231天,环比增加了两天。从各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工业领域环比下降了低个位数,原因是客户持续降低库存水平;而汽车市场则环比增长了高个位数,主要受到中国市场强劲表现的推动。

 德州仪器首席执行官哈维夫·伊兰在10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得益于各部门模拟芯片订单的回升及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利润超出预期。据报道,受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生产商订单增加以及终端市场需求反弹的推动,德州仪器(TI)的半导体产品销量得以提升,汽车市场的收入也环比小幅增长。伊兰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这才是推动第三季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不过,他同时表示,预计其他汽车市场仍将维持疲软状态。

 瑞萨

 瑞萨电子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的营收同比下降了9.0%,环比减少了3.8%,各项利润指标普遍受到压力。虽然汽车业务持续增长,但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等板块的表现不佳,影响了整体业绩。从业务领域来看,汽车业务的销售额为1855亿日元,同比增长10.3%,环比下降2.6%。

 瑞萨公司在库存方面坦言,其销售渠道的库存量较上个季度有所上升。虽然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应用有所下降,但汽车应用却有所增长。在第四季度,公司的目标是减少汽车销售渠道的交付量,并加快库存的使用速度。预计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的库存将保持稳定。瑞萨电子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idetoshiShibata在谈及公司业绩时指出,终端需求不如预期,销售渠道库存有所增加。他表示,第四季度将继续努力降低销售渠道的库存水平。

5-4.jpg

 安森美

 安森美在第三季度的财报中显示,营收为17.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汽车终端市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7.8%。安森美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El-Khoury在之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当前的需求环境依然不乐观,库存消化工作仍在继续,而且终端需求也在减缓。由于客户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所有市场的前景依旧持平。汽车行业依然显得疲软,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出现了放缓。

 博世

 2021年到2023年,博世整体业绩稳步上涨,但是进入2024年便开始下滑。2021年博世营收787亿欧元,同比增长10.1%,利润达32亿欧元,同比增长超过50%,营业利润率为4%;2022年,博世上述五个指标分别为882亿欧元、12%、38亿欧元、18%、4.3%。2023年,博世营收916亿欧元,利润率达到5%。而今年,博世预计利润率只有4%,相较去年出现下滑。

 博世集团CEO斯特凡·哈通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和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起步缓慢,博世正面临订单不足的问题,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博世预计,2024年公司息税前利润率将仅为4%,低于2023年的5%,更远离2026年7%的目标。目前博世正在通过裁员、并购等方式减少损失。博世正在推进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计划斥资80亿美元,收购江森自控全球家用和轻型商用暖通空调业务。其中国大陆集团正在推进汽车子集团的拆分计划,希望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ADI

  ADI也公布了截至8月3日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23.12亿美元,同比降低25%。毛利润13.11亿美元,毛利率56.7%,同比降低7.1%。其中汽车领域营收为6.7亿美元,占比29%,同比下降8%;工业领域营收为10.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6%,同比下降37%。

 首席财务官Richard Puccio表示,在第三季度整体订单量短暂下降之后,第四季度订单量稳步回升,尤其是在汽车终端市场。尽管宏观不确定性继续限制我们复苏的步伐,但我们对2025财年的强劲增长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Microchip

  Microchip则预测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低于预期,表明在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汽车客户需求低迷。Microchip首席执行官Ganesh Moorthy表示,公司9月份的业绩与预期一致,因为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客户继续清理库存,而欧洲工业和汽车客户的影响则加剧了这种状况。Moorthy强调,尽管库存已经大幅减少,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宏观不确定性,而这正是我们历史上季节性最弱的季度。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经视野立场!(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相关推荐

评论(0)

我要跟帖
已输入0
发表
新评论

热门文章

关于中经商业评论

微信扫一扫